1月7日,2023年春運正式啟動。根據(jù)交通運輸部的數(shù)據(jù)顯示,預計春運期間客流總量約為20.95億人次,較2022年同期增長99.5%,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70.3%。
不再測溫,不用查驗“健康碼”…… 隨著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措施的“落地”,“久違”的春運也正式回歸。站臺上、車廂中返鄉(xiāng)的身影越來越多,高鐵站、火車站里的“煙火氣”也越來越濃。在這場億萬人次“大遷徙”中,各地交通運輸部門積極推出多項服務舉措,用情用力答好春運返鄉(xiāng)“大考題”。
提振運力,釋放“滿滿活力”。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后首個春運,百姓出行需求的“反彈”式增長,對于長期處于低負荷狀態(tài)的交通運輸部門而言,既是機遇,更是挑戰(zhàn)。在滿足“回家過年”的民生需求,實現(xiàn)“想回能回”的出行“目標”上,交通運輸部門需要拿出“最佳狀態(tài)”,展現(xiàn)“最大能力”。今年春運,鐵路部門積極投用智能型復興號動車組等先進裝備,以最大客座能力超2019年春運11%的“滿負荷”狀態(tài)再“赴考”。路網(wǎng)的快速“延伸”,運力的極限“拉升”,讓“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生動圖景加速呈現(xiàn)。
提升服務,增添“美美體驗”。春運,不僅是歸途,也是旅途。對于多種出行需求的集中釋放,實現(xiàn)“人暢其行”到“人享其行”的華麗轉(zhuǎn)變,需要交通運輸部門用心用情做好各項服務,真正讓改革發(fā)展成果借助春運惠及更多群眾。今年的春運,鐵路部門不單帶來了兒童票、學生票的“新變化”,還積極推進電子客票、“鐵路暢行碼”等智慧服務的“大擴容”,全國中轉(zhuǎn)換乘服務車站從80個擴大到100個,互聯(lián)網(wǎng)訂餐的車站由55個增加到76個,線下的“愛心服務”“適老服務”也明顯增多。在原本緊張繁忙的春運特殊時期,“小小服務”帶來“美美體驗”,讓“春的旅途”更加從容美好。
提高責任,展現(xiàn)“錚錚鐵骨”。春運,對于萬千游子而言,是一張小小的車票,是一段數(shù)小時的路程,但對于托起“大遷徙”的交通運輸人員,春運是考驗,更是責任。在我們看不到的“天窗”里,是他們在寒夜中搶修設備,為列車的運行安全“爭分奪秒”;在我們熟知的“崗位”上,是他們在年節(jié)里奔赴遠方,為萬家的幸福團圓“披星戴月”。不同的崗位,相同的使命。在這場浩蕩的“人類遷徙”幕后,返鄉(xiāng)路的每一寸都由他們辛勤鋪就,團圓年的每一刻都有他們默默堅守。寒來暑往,秋收冬藏,綿亙?nèi)f里的鐵軌線上,他們重任在肩、不懈奮斗,以“錚錚鐵骨”為“流動中國”賦能增力。
一年夜將盡,萬里未歸人。年,是炎黃子孫血液里的圖騰;家,是異鄉(xiāng)人漂泊歲月里的最深期盼。在這場億萬人次的“大遷徙”里,每一個回家的“心愿”都值得用心呵護。相信,在交通運輸部門用情用力的服務保障下,這場“春的旅途”將更加從容有序、幸福美好。(唐京輝)
編輯:郭成 校對:譚鵬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