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天堂亚洲av无码_欧美亚洲日韩视频在线_最近2019年中文字幕_亚洲乱码中文手机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國內
走在巴山蜀水間①情之所系
发稿时间:2022-10-15 11:34   来源: 四川觀察



  【編者按】情深似海,厚愛如山。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四川省廣播電視局、四川廣播電視臺聯(lián)合制作三集紀實專題片《走在巴山蜀水間——習近平總書記與四川》。第一集《情之所系》,通過脫貧攻堅、抗震救災、民生改善等不同方面的一個個故事、一幕幕場景,和你一同感受習近平總書記至深至濃至熱的人民情懷,講述總書記對巴山蜀水和四川人民由來已久的掛念。

  有一種牽掛,穿越時空。上世紀70年代,他的足跡就印在了巴山蜀水間。近半個世紀,他始終情牽這方熱土,心系四川人民。

  有一種責任,一諾千金。從雪域高原到大涼山,“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四川農民兄弟從脫貧攻堅的號角中夢圓小康。

  有一種力量,鼓舞人心。每一次困難來臨,他始終與四川人民心連心、在一起。

  一句句關切,一聲聲囑托,映照的是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民情懷,流淌的是他對巴蜀兒女的深情厚愛。

  總書記在巴山蜀水間的足跡,連著四川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在他溫暖的目光中,四川人民感恩奮進,用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用奮斗的情懷譜寫幸福詩篇。新時代的壯麗畫卷,正在他走過的大地上徐徐展開。

  “祝四川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安逸!”

  初秋的清晨,19歲的某色拉作開啟了高中生活的第一天。

  涼山州昭覺縣民族中學高一學生某色拉作:“我第一次來到這個新學校的時候,感覺它真的很大,人也非常的多。在這里,我也交到了很多的好朋友。我對我未來的高中三年生活充滿了期待。”

  新學校成了某色拉作從“懸崖村”搬下來后最喜歡的地方。那條以往上學路上的藤梯已成為歷史,留存于她的童年記憶。

  某色拉作:“我旁邊這兒就是我們以前走的那個老藤梯,我們要走這個老藤梯的話,大概要花到三至四小時的時間。以前,小孩子走的話,要繩子拴著走。旁邊這個,我妹妹(某色牛牛)的話,她以前走的時候,就是她爸爸拴著她走的。我不知道她還記不記得,你還記得嗎?”

  某色牛牛:“我那時候太小,不記得了。”

  某色拉作:“她不記得了,那時候她還很小,我那時候都還很小。后面大一點的時候,就是我們大的照顧小的這樣子,當時心里還是挺害怕的,因為這個路也挺危險的。”

  2016年春天,某色拉作描述的這一幕被記者拍下。報道推出后,某色拉作所在的阿土列爾村,以“懸崖村”這個名字傳遍全國。藤梯上孩子們的“步步驚心”,牽動著億萬國人的心,更讓習近平總書記“揪心”。

  2017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四川代表團審議時說道:“去年(2016年)媒體報道了涼山州的‘懸崖村’,看到村民和孩子們常年在懸崖上爬藤條,上山下山,安全得不到保證,看了以后心情還是很沉重的,也很揪心。”

  一句“揪心”,流露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心系百姓的真情。

  一句“揪心”,更讓人明了,習近平總書記為何會以最堅定的信念,帶領中華民族向絕對貧困宣戰(zhàn),向千年小康夢進發(fā)。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副主任、教授曹立:“十八大以來,應該說,我們14個連片特困地區(qū),總書記都去做了調研,真正的是看真貧、扶真貧。在總書記的親自指揮、親自推動、親自部署下,我們才能夠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zhàn)。所以,這幾年的脫貧攻堅確實是充分地體現了我們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也體現了總書記深厚的人民情懷。”

  情之所系,步履必至。作為全國深度貧困地區(qū)之一,四川大涼山,是習近平總書記多年的牽掛。2018年春節(jié)前夕,總書記來到四川考察,第一站就選擇了這片讓他深深惦念的土地。

  涼山州昭覺縣三岔河鎮(zhèn)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2018年2月11日,習總書記來到我們家。他進來的時候,跟孩子們說話。孩子們說習爺爺好,他也說孩子們好。進來的時候,他就問洗衣機、問了電、問了水,水是哪里引下來的……那天天氣特別的不好,是陰天,他來到我們家里的時候,天氣變好了,好像太陽就跟著他來一樣。我們家的女兒吉好有果給習總書記唱了一首歌。

  比陽光還溫暖的,是總書記一路走來的親切關懷。

  最讓吉好也求難忘的,是那場火塘邊的“脫貧討論會”。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我們彝族群眾中間,看望你們,這是我的一個心愿。人民的美好生活,一個民族,一個家庭,一個人都不能少。如果有條件,做一些搬遷安置,住進新房子,這應該是一個目標。發(fā)展當地適合發(fā)展的這些生產項目,就像你做的臘肉、豬仔,還有你們山地種的這些小土豆、苦蕎,還有一些果樹。我衷心希望這樣的一些愿景能夠早日得到落實。”

  真摯樸素的話語,飽含著習近平總書記對彝族同胞、四川兒女的無限深情。問冷暖、看飯菜、嘮家常……從三河村到火普村,一路走來,溫暖了彝族同胞的心。

  這種牽掛和惦念,跨越時空,還在延續(xù)。

  習近平2019年新年賀詞:“我始終惦記著困難群眾。在四川涼山三河村,我看望了彝族村民吉好也求、節(jié)列俄阿木兩家人……”

  涼山州昭覺縣三岔河鎮(zhèn)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在2019年的新年賀詞中,總書記牽掛著我們彝族群眾,還提到我的名字,我覺得很感動。我們一家人都很開心。”

  在大國領航者心中,“人民”二字的分量永遠最重。習近平總書記為貧困群眾脫貧奔康嘔心瀝血、殫精竭慮,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赤子情懷,引領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兌現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比大涼山還寬厚的愛,鼓舞著四川人民砥礪奮進。在他的親切關懷下,老鄉(xiāng)們的生活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涼山州昭覺縣三岔河鎮(zhèn)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這一輩子我都會記著習總書記的好。我們也住上了新房子,我自己也開了一個小賣部,生意也很好,我們也會擼起袖子加油干。”

  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是對總書記牽掛最好的回應。

  2021年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三河村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駐村第一書記李凱作為三河村代表,現場接受習近平總書記頒發(fā)獎牌。

  涼山州昭覺縣三岔河鎮(zhèn)三河村駐村第一書記李凱:“當我在總書記面前提到三河村三個字時,總書記說,三河村很典型,脫貧不容易。未來,三河村將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大力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讓紅色教育、紅色旅游、紅色產業(yè)在三河村落地生根,蓬勃發(fā)展。”

  距離三河村只有幾十公里,曾讓總書記“揪心”的“懸崖村”,也在發(fā)生令人欣喜的變化。

  涼山州昭覺縣民族中學高一學生某色拉作:“我家已從‘懸崖村’搬進了昭覺縣城,新學校就在我們家對面,大概幾分鐘的路程。我媽媽在餐館里上班,我爸爸就在附近打工。”

  2022年全國兩會上,來自四川的益西達瓦委員,為總書記帶去了“懸崖村”的最新消息:“總書記,這是原來的藤梯,現在發(fā)展旅游是這個鋼梯,非常好,已經成為網紅打卡點。幾年中我每次去涼山,涼山的彝族同胞都會激動地講,共產黨‘瓦吉瓦‘’(好得很),總書記‘卡沙沙’(謝謝)。”

  這一次,總書記終于放下心來。

  2020年11月,涼山最后7個貧困縣摘帽,至此,四川88個貧困縣全部清零,11501個貧困村全部退出,62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向總書記交出了一份優(yōu)秀的四川答卷。

  從“揪心”到“放心”,是總書記對巴山蜀水、對四川人民的情之所系。而這份情誼,早在48年前就已結下。

  1974年,身為梁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的習近平,從《人民日報》上看到了四川大辦沼氣的報道,來川考察如何辦沼氣。

  原德陽市中江縣龍臺區(qū)沼氣推廣辦副組長張朝輝:“他到現場參觀,從挖基礎到用這些石料,到蓋板,有些正在建,他都看了,都問得非常清楚。燒水給他喝,看沼氣燒的水什么味道,其次點燈嘛。他很高興地說,確實對人類是一種貢獻,這個對(減少)環(huán)境污染,對大氣層都是有好處的。”

  四川老鄉(xiāng)們的智慧和敢為人先的精神,深深打動了青年習近平。那一年的12月,習近平再次來到四川,學習沼氣發(fā)電技術。

  這一次,他在四川走了5個地區(qū)17個縣,待了40多天。這一次,也是習近平在四川時間最長的一次。

  求真務實的學習,讓他返回梁家河后,為陜西人民建成了第一口沼氣池。而天府之國的豐饒富庶,四川人民的熱情智慧,也深深印入他的心底。

  這段深厚友誼歷經歲月的洗禮,不斷延續(xù)、升華。

  從村支書到地方領導,再到大國領袖,始終不變的,是習近平對巴山蜀水的深深掛念。

  2002年12月,四川省廣元市委市政府收到一封浙江來信。致信人是剛剛履新一個月的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他在信中提出“我們手拉手,共同奔小康”。

  時隔不到一年半,習近平率領浙江黨政代表團來到四川考察交流,明確提出要把幫扶和協(xié)作結合起來,把輸血和造血結合起來。

  廣元市昭化區(qū)天雄村村民張國勇:“(2004年5月)當時他來,我還在地里干活,出來之后我想和他握手。我感覺我手很臟,往身上擦了擦,他趕緊說‘不用不用’。我感觸最深的就是,當時我的紐扣扣錯了,他把我的紐扣解開重新給我扣上,我感覺他特別親切。現在,那種記憶還歷歷在目,雖然過去那么多年。”

  七年梁家河的知青歲月,多年基層工作經歷,鑄就了習近平總書記的為民情懷。每一次走進四川人民中間,這種情懷都讓人倍感親切,難以忘懷。

  北京大學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宇文利:“實際上一個人年輕時候的成長經歷,往往會為一個人一生的發(fā)展打下那種底色。他所到之處,所想的問題,所提出的方略,都是直接指向的人民群眾,直接關心著人民群眾,直接服務于人民群眾。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這就是他這種人民情懷的一種表達。”

  這種情懷,延續(xù)至今。

  2022年青川白茶開采啟動儀式上,廣元市青川縣茶產業(yè)事務中心主任馬浩強正在進行一場視頻通話:

  “盛書記!”

  “馬主任!”

  “你好,你好!非常感謝浙江親人的支持和幫助。今年我們首次大規(guī)模采摘,摘了7000多斤鮮葉。一杯感恩茶,首先我們送浙江親人品一品,這是我們一點小小的心意。”

  “感謝馬主任,你給我寄的茶葉我已經收到,收到了你們的茶業(yè)……”

  視頻連線的那一頭,在浙江省安吉縣黃杜村。黨總支書記盛阿偉,正在品嘗來自四川的這杯“感恩茶”。

  浙江省安吉縣黃杜村黨總支書記盛阿偉:““感謝你們,這個茶業(yè)采摘得也比較好……”

  “感恩茶”背后,是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

  四年前,盛阿偉與黃杜村19名黨員聯(lián)名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提出捐贈1500萬株“白葉一號”茶苗,幫助貧困地區(qū)群眾脫貧,得到總書記的肯定。一株株白茶茶苗,從此在四川青川安家落戶。

  小小白茶,凝聚著“浙川一家親”的東西部協(xié)作深情。

  飲水思源,20年浙川合作攜手前行,離不開習近平在主政浙江期間的親自謀劃、親自推動。

  而總書記與四川的故事,仍在他惦念的巴山蜀水間傳頌。

  在“4?20”蘆山強烈地震紀念館,一個小男孩正在現場作講解:“2013年4月20日8時02分,在我們蘆山發(fā)生7級強烈地震……”

  這個小男孩叫駱俊誠,2013年“4?20”蘆山強烈地震發(fā)生時,只有一歲多。幼小的他當時并不知道,習近平總書記在震后不久便來到蘆山看望慰問受災群眾。

  雅安市蘆山縣小學五年級學生駱俊誠:“當年我對于那場地震,沒有太多印象,更不知道那個親吻我的爺爺就是習爺爺。從我記事起,家里的人就告訴我,習爺爺很關心我們,隨時都牽掛著我們。我5歲那年,習爺爺看著我的照片居然還能認出我,我感到非常開心。如今我已經上五年級了,我的家鄉(xiāng)變得特別美,好想習爺爺再來我的家鄉(xiāng)看一看!”

  真情流露,真摯情懷。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

  十三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全國政協(xié)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生命放在首位,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把人民生活放在首位。四川每次發(fā)生這些自然災害的時候,總書記總是在第一時間作出明確的指示、作出明確的批示,要求把搶救生命、搶救傷員、保障受災群眾生活放在第一位,充分體現了總書記的人民立場、人民情懷,充分體現了總書記的愛民之心、愛民之情。”

  雅安市蘆山縣龍門鎮(zhèn),初秋時節(jié),蘆山縣龍門鎮(zhèn)龍門山莊創(chuàng)始人駱大芬正在地里采摘蔬菜:“我們平時吃的菜都是自己種的,需要就過來摘,比較新鮮,客人都比較喜歡……”

  2013年,正當她經營的小企業(yè)步入正軌時,“4?20”蘆山強烈地震讓廠房全部倒塌。

  蘆山縣龍門鎮(zhèn)龍門山莊創(chuàng)始人駱大芬:“地震以后,看到一片廢墟,還是非常難過。”

  習近平總書記鼓勵大家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重建美好家園。在總書記的關懷鼓舞下,駱大芬在當地率先發(fā)展起了農家樂休閑旅游業(yè)。

  蘆山縣龍門鎮(zhèn)龍門山莊創(chuàng)始人駱大芬:“雖然當年受了災,但通過這幾年的努力,我們住上了新房子,有了自己新的產業(yè),也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感謝黨、感謝總書記對災區(qū)人民的關心!”

  在蘆山地震震中龍門鄉(xiāng)美麗新村村口,有一塊感恩石靜靜挺立。石上鐫刻的五個大字分外鮮艷:永遠跟黨走。

  永遠跟黨走,這是創(chuàng)造奇跡的原因,也是矢志不渝奮進未來的方向。

  2017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四川代表團審議。他起身接過四川代表帶去的蘆山地震災區(qū)重建新貌照片,高興地點贊:“浴火重生!”

  浴火重生的不只是蘆山縣。2018年春節(jié)前夕,總書記再次來到汶川,親眼見證汶川的浴火重生。

  阿壩州汶川縣映秀鎮(zhèn)博愛新村飯店老板楊云剛:“他來到我們映秀鎮(zhèn),主要是關心老百姓的生活和住房問題。他就問我這個房子怎么樣。我就說,這個房子是全國人民關注和關心我們,我們才有今天的幸福日子。特別是他又鼓勵我們,生意好好做,要把你的生意擴大,做好。他就很忙活地走了。我就很想追出去說聲,太遺憾了,我想再給他說一聲感謝,感謝他。”

  其實,楊云剛這次見到總書記是重逢,上次相見是十年前。

  阿壩州汶川縣映秀鎮(zhèn)博愛新村飯店老板楊云剛:“2008年(“5?12”汶川地震發(fā)生后)第一次見面。因為在廢墟里面,在帳篷里面,他就握著我們老百姓的手,(說)‘你們辛苦了,辛苦了’。老百姓都含著眼淚,淚汪汪的感覺,他一直握著我們的手說,‘放心,映秀會好起來的’”。

  再次踏上這片土地,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很牽掛這個地方,十年了,這里的變化我也很欣慰。

  深情牽掛,必有回響。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關心、指引下,從汶川到蘆山再到九寨,災區(qū)群眾住上了好房子、過上了好日子,書寫了從災難走向新生、從恢復重建走向發(fā)展振興的壯麗篇章。

  在災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四川人民向總書記交上了讓他“欣慰”的答卷。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飽含著對人民的無限深情。大至生命安危,小到柴米油鹽,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從教育、就業(yè),到醫(yī)療、養(yǎng)老,四川百姓的衣食住行,一樁樁、一件件,總書記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中。

  王雪野,四川2022年近57萬高校畢業(yè)生中的一員。

  宜賓學院2022屆畢業(yè)生王雪野:“剛開始也是非常地焦慮,每天都在投簡歷的過程中,忙忙碌碌的。”

  2022年6月,王雪野所在的宜賓學院,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宜賓學院2022屆畢業(yè)生王雪野:“當時,總書記也問了我不少問題,也對我們的工作寄予了厚望。”

  宜賓學院2022屆畢業(yè)生胡禮鵬:“習總書記對我們說,幸福生活是靠勞動創(chuàng)造的,大家要保持平實之心,客觀看待個人條件和社會需求,從實際出發(fā)選擇職業(yè)和工作崗位,熱愛勞動,腳踏實地,在實踐中一步步成長起來。我會牢記總書記的叮嚀。”

  總書記對四川學子的教誨,溫暖人心;總書記對學生就業(yè)的關心,催人奮進。四川持續(xù)以“組合拳”形式促進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

  宜賓學院2022屆畢業(yè)生王雪野:“我覺得年輕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那種敢拼敢沖的一股韌勁,繼續(xù)前進的勇氣。我在學校就讀的是生物工程專業(yè),現在順利畢業(yè)以后也進入了一家四川農化公司,相信在這個崗位上,我能利用自己的所學所能,發(fā)光發(fā)熱,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回望歷史,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學子的關愛,如春風化雨,早已印刻在歲月的年輪。

  南充市嘉陵區(qū)之江小學學生:“敬愛的習爺爺,您好,我們是南充市嘉陵區(qū)之江小學的學生。在每年5月17日,我們學校特有的感恩節(jié),大家都會特別想您……”

  十八年前,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來到這里,親自為學校培土奠基。“之江”這個名字,銘記著習近平的殷切關懷和浙江人民的幫扶情誼。

  情之所系,歷久彌深。當2022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又一次來川考察時,民生問題依然是他關注的重點。

  眉山市東坡區(qū)太和鎮(zhèn)永豐村鄉(xiāng)村醫(yī)生周良倫:“在這里,總書記關心的是老百姓看病難、用藥貴的問題??倳浡犃宋业膮R報以后,說必須落實到位,農民看得起病了,藥價大幅下降了,很好。”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關懷下,四川各項民生事業(yè)發(fā)展取得長足進步,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日子越過越紅火,越來越安逸。

  “我們現在好了,就醫(yī)不難,看病不貴。”

  “(老小區(qū))加裝電梯做好了,這是政府實實在在在為老百姓做好事。”

  “學校也辦漂亮了,也增加了新玩具。”

  “我們村的環(huán)境越來越好,我們都愿意回來發(fā)展。”

  “我們現在的產業(yè)做得越來越好了。”

  習近平總書記曾深情地說,四川我來過多次,不少地方都走過,天府之國真是一個好地方。

  如燈塔指引航向,如甘泉滋潤心田??倳浿辽?、至濃、至熱的人民情懷,讓巴蜀兒女倍感溫暖,無比振奮。

  涼山州西昌天立學校學生吉好有果:“習爺爺,我已經上初中了。新的學校學習環(huán)境很好,我很喜歡那里的老師和同學。”

  唐昌布鞋傳承人賴淑芬:“我向總書記匯報,我們的布鞋現在已經賣到全國各地了,我有信心把這個布鞋技藝傳承發(fā)揚下去。”

  阿壩州汶川縣映秀鎮(zhèn)博愛新村飯店老板楊云剛:“總書記,您好,來到我們汶川映秀,我們老百姓的生活狀態(tài)越來越好了,特別是那盤‘幸福酥肉’,很多客人都喜歡那道菜,所以我們的生活是越來越帶勁!”

  雅安市蘆山縣小學五年級學生駱俊誠:“習爺爺,我長大后,想要成為一名特種兵,保衛(wèi)祖國、為人民服務!”

  走在巴山蜀水,情系四川人民。

  巴蜀兒女不會忘記,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這片熱土和人民情深似海、厚愛如山;不會忘記人民領袖在這里留下的光輝印記和寶貴的精神財富;不會忘記偉大復興領航人對四川發(fā)展的殷殷囑托和悉心指導。

  在48.6萬平方公里巴蜀大地上,9100萬四川人民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把對領袖的忠誠愛戴轉化為推動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的強大動力,向著更加幸福安逸的生活闊步前進!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