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飛(綿陽)
父親在老家的房角安裝了一部不太靈活的攝像頭,通過網絡,家園的景象就傳到了我的電腦上。從此,隔著屏幕審視家園的情形,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院壩占據了畫面的大部分,遠端是用線網圍起來的雞圈。所以,最常見的景象是麻花雞假裝勤勞在土里覓食,盡管糧盆就在它身后不足一米的地方,或許是嫌糧食太素,想刨點蟲子來開葷吧;大白鵝炫耀似的撲騰雙翅,高傲地昂首向天歌,從那傲慢的步伐足以看出,它才是這個圈里的老大;還有多聞其聲、偶見其影的鳥雀。關鍵人物——奶奶露面的次數反倒比較少。
一條兩米寬的路蜿蜒進灣,好些年前,道旁有一排桑樹,“雞鳴桑樹顛”的情形從沒見過,“鳥鳴桑葉間”的動靜時有耳聞。尤其是桑椹熟透的時節(jié),南來北往的鳥兒和孩子們爭相品嘗,一飽口福,咱們在這棵樹上,它們在那棵樹上。倘若擁有海力布嘴里的奇特寶石,便能與之交談,然而一張嘴不好同時做兩件事,況且狼吞虎咽是吃貨之間通用的暗號,專注是對美味起碼的尊重,何須翻譯。唯一不同之處在于,鳥媽媽通常會帶領子女一起啄食,而我們的媽媽會嚴禁摘食,原因是擔心噴有農藥。只能偷偷地吃,有選擇地吃,少量地吃,吃完還要用力揩嘴巴,避免露餡兒。
后來,在發(fā)展核桃經濟林的時候,房前院后的樹木通通伐除,包括桑樹、梨樹、橘樹。時隔多年,承載著希望的核桃樹并未撐起一片天,亦未有效填補起初專為它預留的空白,反而令人更加懷念被桑泡兒、梨橘香甜過的歲月。
路邊僅露出小半張臉的土地不再是巴掌大的一塊塊,而是連成一大片。通過鏡頭,我看見小麥從綠油油的幼苗變作成熟的金黃,在風中掀起喜人的麥浪,看著高大的玉米稈,想像煮或烤包谷的美妙滋味。鄉(xiāng)村的一年四季都藏在莊稼里,藏在辛勤的忙碌中。雖說風調雨順而致豐收,可我覺得,豐收了才算風調雨順。
面對草木均熟稔的故鄉(xiāng),想不到仍有一絲陌生。有時盯著屏幕,半天瞧不見一個人影,扛著鋤頭、挎著背篼、牽著牛羊的壯實身影,不知道被捉摸不定的風吹到哪兒去了。答案不言自明,因為大家皆身處潮流中:年輕人在遍布霓虹燈的城市里學習、工作,不少老輩兒隨之移居。留守鄉(xiāng)土者,大多告別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艱苦日子——他們的生活來源,早已不靠田地供給。故此,每當我隔幕欣賞到鮮黃的油菜花,發(fā)現院里鋪了一堆胡豆時,心底總是泛起久久不息的漣漪,為這一點熟悉而倍感珍惜。
晴天的家園,明媚的陽光肆意流淌,萬物沐浴其中,有光必有影,有影必有趣。一望無垠的藍天只在角落里出現,自以為是的主角也可能是無足輕重的龍?zhí)?。雨天的故園,從房檐跌落的雨滴發(fā)出枯燥的“嘀嗒”聲,到處濕漉漉的,雨后的青山似出浴,曲線婀娜、蒼翠欲滴。
院角有一面廢棄已久的磨盤,非常醒目。當石凳吧,太硬;當玩具吧,太重;扔掉吧,可惜。用舍固然由時,但行藏亦不由己,“袖手何妨閑處看”不過是故作輕松的無奈之舉。別看它外表溜圓,其實內里剛硬得很呢,風吹雨打、酷暑嚴寒根本奈何不了。當初經受住千錘萬鑿,到頭來落得“優(yōu)游卒歲”。幸虧它不會言語,不發(fā)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