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木一(平武)
在時光無涯的原野里,人生不過一串短淺的足跡,趟過朝夕,越過春秋,跨過聚散,邁過得失。在滿目荒涼中能見繁華,在遍地冷清里得以溫存,這就是故鄉(xiāng)。到不了的都叫做遠方,回不去的地方叫故鄉(xiāng)。一個人若是流浪得太久太遠,只要回頭望一眼故鄉(xiāng),思念便會成災。
人無法選擇自己的故鄉(xiāng),骨子里自然而然流淌著故鄉(xiāng)的血脈。往事如風,歷歷在目,低吟淺唱著那首來自故鄉(xiāng)的童謠:“青絲螞螞,黃絲螞螞,請你大哥來吃嘎嘎。大哥不來二哥來,吹吹打打一路來。”青絲螞螞指黑螞蟻,黃絲螞螞指黃螞蟻,吃嘎嘎的意思是吃肉,整首童謠講的是調(diào)皮的孩童將蜻蜓抓住撕碎后請螞蟻們來享用的故事。年華如蒼狗,走失在鸕鶿捕魚的喉囊,好在還能在老屋斑駁的磚墻上依稀看到孩提時的影子。
故鄉(xiāng)的夏月夜迷醉美好得像一場夢。天幕如黑巧克力般絲滑,月亮是蒙著輕紗的美人,繁星的呢喃通往長河的流向,窺視著人世間的秘密。大地鋪滿星輝的璀璨,螢火蟲成群舞動,池塘邊的菖蒲也跟著搖曳生姿。田野深處蛙聲連成片,與蟋蟀聲相映成趣,把夜曲掛在嬌嫩的蓮蓬上。清風撫摸著艾蒿的面龐,跌落在曾無數(shù)次走過的青石板老路。一縷遙遠的月光鉆進木頭格窗欞,把清輝無聲的溫暖灑進白日住滿歡笑的堂屋,這個叫做花朝門的小村莊正睡得安詳。
每每這時,長輩們會大方端出自家做的糯米粑粑,請孩子們品嘗。糯米粑粑是一種由糯米粉做成的小圓餅子,油炸過后再滾上一層糖霜,軟糯香甜,美味可口。孩子們一邊吃一邊唱著一首古老的童謠:“月亮光光,姊妹燒香。燒死王大姐,結(jié)個滿姑娘。”這是一個可憐女人的哀怨故事,大致情節(jié)跟唐代筆記小說集《酉陽雜俎》中的《葉限》差不多,只是最后的結(jié)局不太美滿。
在婆婆(地方稱謂,即奶奶、祖母)眼里,我永遠都是一個孩子。婆婆總會輕輕拉起我的手,慈祥地與我做起手指游戲。這個游戲也有專屬的童謠:“王婆婆在賣茶,三個嬢嬢來喝茶。后花園三匹馬,兩個童兒打一打。王婆婆罵一罵,隔壁幺妹說閑話。”
在我的印象里,嗲嗲(地方稱謂,即爺爺、祖父)一直是個開朗的老人?;蛟S是愛笑的緣故,嗲嗲眼角的魚尾紋很深,那是蹉跎韶華中光陰給他刻下的一道道年輪。嗲嗲愛唱一些有趣的童謠,其中有一首:“三十晚上大月亮,賊娃子起來偷水缸。聾子聽見腳板響,瞎子看見翻院墻。瘸子跟到攆一趟,啞巴使勁喊莫忙。”這首句句是反語的童謠,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月圓之夜,一個小偷去偷水缸,聾子聽見腳步聲,瞎子看見小偷在翻墻,瘸子追著小偷跑了一圈,啞巴大聲喊叫。這首童謠帶給我的童年許多歡聲笑語,如同一顆鑲嵌在記憶中的寶石,舍不得遺忘。
“鸚哥,你從哪里來?我從峨眉山上來。峨眉山有好高?萬丈萬丈高。峨眉山有好長?萬丈萬丈長。”小時候,站在故鄉(xiāng)低矮的山坡上,望著蒼穹中自由翱翔的飛鳥,免不了向不可知的遠方眺望,總以為那一直想要奔向的遠方才是最好的地方。長大了,故鄉(xiāng)便遠了。曾固執(zhí)地為了理想,對故鄉(xiāng)避之千里,遠走他鄉(xiāng)??娠L箏飛得再高再遠,線的那一端,總是系在故鄉(xiāng)村口那棵歪脖子樹上。直到通往遠方的路途走了一大半,才發(fā)現(xiàn)走遍千山萬水,靈魂的歸宿一直徘徊在故鄉(xiāng)。
鄉(xiāng)愁是用親情織成一張漁網(wǎng),捕捉墜落在大地上的點點星光,低下頭深情地親吻故鄉(xiāng)的臉龐。那些搖曳在記憶中的童謠,是故鄉(xiāng)最原始質(zhì)樸的呼喚。帶不走的,留不下的,只有故鄉(xiāng)。無論相隔萬里,還是咫尺天涯,故鄉(xiāng)一直溫柔著歲月,從不曾走遠。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