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發(fā)富編制竹篾制品
一截青竹,一劈為二,剖了再剖,一刀下去一氣呵成,剖出的篾片粗細均勻,帶著韌勁。片刻之間,篾匠王發(fā)富用篾片編織的青蛙、鳥兒、小蛇就展現(xiàn)在眾人眼前。這是4月5日記者在游仙區(qū)魏城鎮(zhèn)所見的一幕。
“竹刀拿得起,不怕沒柴米”。對普通老百姓而言,成為篾匠曾是過上好日子的選擇之一。50年前,十幾歲的王發(fā)富因為家境貧寒開始學著制篾,如今68歲的他,已是一名“老”篾匠。對于篾匠這個身份,王發(fā)富坦言:“這是一門苦手藝,‘砍、鋸、切、剖、拉、撬、編、織、削、磨’,樣樣都得練扎實。”
身為篾匠,有一套專門的工具,包括鋸子、鑿子、刨子、剪子、鉗子、刮刀、砂紙等。其中,用得最多的是篾刀。篾刀背厚、刃薄,異常鋒利。王發(fā)富制作竹篾制品時,手持蔑刀,神態(tài)輕松,動作利落。他坐在一張矮凳上,抓根竹子架在腿上,那彎頭刀扎下去,往地上一砸,竹子便被劈成兩段,然后分為四份、八份……隨后,他拿著篾刀,手腕一陣抖動,轉(zhuǎn)眼間,竹片便被削成了長長短短的篾片。
接下來是編織。王發(fā)富的雙手很粗糙,可十個手指卻十分靈巧,只見他的指頭彈動著,篾片在他的指尖、指縫跳躍,在他的面前舞動,讓人眼花繚亂。不一會,一個手工藝品就變戲法般呈現(xiàn)在眼前。
王發(fā)富出生在游仙區(qū)石板鎮(zhèn),在過去幾十年的歲月中,他一邊種地一邊制篾,供孩子讀書,供家人溫飽。孩子長大成家之后,他和老伴兒搬到了游仙區(qū)魏城鎮(zhèn),每天早上九點到市場售賣竹篾制品。“這邊市場大、人多,生意自然好一些。”王發(fā)富說,“我們到魏城鎮(zhèn)已經(jīng)10多年了,現(xiàn)在生活好了一些,我也有更多時間學習怎樣成為一名好的篾匠”,“現(xiàn)在會制篾的人越來越少,我希望能把這個手藝傳承下去。”
去年9月,魏城鎮(zhèn)偉清小學的相關(guān)負責人找到王發(fā)富,希望他能每周抽時間到學校,教授孩子們?nèi)绾沃企?ldquo;每次上課來去需要花費一個多小時,但我樂在其中。來上課的孩子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都有,他們對我特別熱情,讓我心里暖暖的,一點都不覺得路途折騰。”王發(fā)富說,“我教孩子們制作‘青蛙’‘鳥兒’這樣的手工藝品,比較簡單,耗時短,他們也比較感興趣。”
從鍋碗瓢盆、壇壇罐罐,到竹椅竹席、手工藝品,王發(fā)富都喜歡反復(fù)嘗試。他說:“做得不好,重頭再來就是,我不怕嘗試。”一件完整的竹篾制品,所耗時長并不短。一個背簍,需要花費一天多的時間才能完成,但在王發(fā)富身上,卻總能看見一位老手藝人的專注。
篾匠,這個曾經(jīng)婦孺皆知的職業(yè),如今幾乎遁世無聞。篾匠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劈篾,他們憑借手感,就能把一根完整的竹子劈成各種各樣的篾,再編制成豐富多彩的竹篾制品。背簍、草帽、竹籃、篾蠶儲、簸箕……這些原是家家戶戶隨手取用的日常用品,幾十元錢買一個,能用好多年。但隨著不銹鋼、塑料等制品的出現(xiàn),竹篾制品不再是不可取代的家庭用品。如今,篾匠已不多見,但手工編織的竹篾制品充滿的那份熟悉而溫暖的煙火氣,是機器化生產(chǎn)無法代替的。
制篾是個細致活。拿剖竹篾來說,僅僅是把一片薄薄的竹子再剖出更薄的竹篾這項基本功,就需要幾年如一日的練習,更需要一份心如止水的平靜心態(tài)。如今,老一輩篾匠越來越少,這項古老的手藝,正期待著更多的人來保護和傳承。(綿陽日報社融媒體實習記者 周鈺/文 記者 王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