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天堂亚洲av无码_欧美亚洲日韩视频在线_最近2019年中文字幕_亚洲乱码中文手机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綿州大小事 > 正文
西蜀子云亭與揚雄讀書臺:憶辭賦大師風(fēng)采 品千年文墨書香
发稿时间:2021-03-20 09:16   来源: 綿陽日報
  摘要:在綿陽西山公園內(nèi)有兩處子云亭,舊亭位于揚雄讀書臺遺址,重建的新子云亭則位于西山之巔,均是為紀(jì)念西漢文豪揚雄而修建。 揚雄,西漢蜀郡成都人,學(xué)識淵博,在文學(xué)、哲學(xué)等均有造詣,是繼西漢司馬相如后又一個辭賦大師。在40多歲時,揚雄離家前往京城途中,滯留涪縣。史料記載,相傳揚雄曾在西漢仙云觀懸崖盤石讀書,留下“揚雄讀書臺”和“洗墨池”這兩處遺跡。

西山揚雄讀書臺(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張登軍 攝)

  在綿陽西山公園內(nèi)有兩處子云亭,舊亭位于揚雄讀書臺遺址,重建的新子云亭則位于西山之巔,均是為紀(jì)念西漢文豪揚雄而修建。

  揚雄,西漢蜀郡成都人,學(xué)識淵博,在文學(xué)、哲學(xué)等均有造詣,是繼西漢司馬相如后又一個辭賦大師。在40多歲時,揚雄離家前往京城途中,滯留涪縣。史料記載,相傳揚雄曾在西漢仙云觀懸崖盤石讀書,留下“揚雄讀書臺”和“洗墨池”這兩處遺跡。

  讀書臺:見證大師昔日風(fēng)采

  進入綿陽西山公園,沿湖畔右行,遠(yuǎn)遠(yuǎn)就可看到一個六角亭臺,那就是“揚雄讀書臺”遺址所在,旁邊是“洗墨池”遺址。

  一段石臺階將“揚雄讀書臺”和“洗墨池”遺跡分開,臺階上方石門梁上有“洞天”二字。臺階左邊,即是揚雄讀書臺遺跡,位于一方石盤之上,面積約10余平方米。遺跡上有現(xiàn)代修建的六角亭——子云亭,亭額有郭沫若手書“揚雄讀書臺”,這就是子云亭的舊亭所在。

  在揚雄讀書臺下,東南兩面是垂直的石壁,南北則與石崖對齊。石壁東面,有一龕人物造像,正中是揚雄坐像,是持書扶膝讀書的狀態(tài)。揚雄像右上方有楷書“揚子云真像”字樣,字跡略顯模糊。在揚雄雕像兩側(cè),有童子侍立刻像,但風(fēng)化較為明顯。揚雄造像右邊,有一方“揚子云先生贊略”石刻,部分文字已看不清楚。

  石臺階右邊山崖為“谷泉崖”,傳說揚雄揮毫寫賦后,就在這里清洗筆和硯臺,因此人們稱之為洗墨池。在洗墨池左下側(cè),立有一通石碑,刻有清代龍為霖撰寫的《讀史管見》。在“洗墨池”左邊石壁上,有明代綿州進士高簡、高第等游覽西山后的詩作留題石刻一方,部分文字已殘缺。清同治版《直隸綿州志》記載,明代時的州紳高第、高簡、金皋及郡守諸游人題詠甚多,但多數(shù)都風(fēng)化斑駁,字跡模糊“不能成讀”。

  子云像:娓娓述說千年往事

  那一龕“揚子云真像”,是何時雕刻的?地方志書中并沒有明確記載。

  在綿陽西山觀中,清嘉慶元年(1796年)郡人余飛南鐫刻的《重修玉皇殿碑》,有“崖際稍平衍者相傳為亭之故址,惟此為確耳”的記載,清同治版《直隸綿州志》中,有“路左有子云亭,州別駕劉廷樞題亭,中石刻子云像,游人詩刻甚伙,字半殘缺”的記載,上述文字證明,子云像當(dāng)時就真實存在。

  據(jù)綿陽文物資料顯示,20世紀(jì)80年代初期,文物部門在子云亭附近玉女泉道教造像中發(fā)現(xiàn)“訪子云像,酌玉女泉”的題記,其題款年代為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從這段文字可以推斷,至少在宋淳熙年間,揚雄讀書臺下的子云像就已經(jīng)存在了。

  清同治版《直隸綿州志》藝文篇收錄北宋范鎮(zhèn)撰寫《載酒亭畫像記》(《全蜀藝文志》中又名《載酒亭群公畫像記》)一文中,有“子云沒(通‘歿’),宋興八十九年,上距今千歲有余”的內(nèi)容,意思是說,在北宋朝建立的第89個年頭,揚子云去世已經(jīng)有一千多年了,“其鄉(xiāng)人之學(xué)者,森然若林之植于晦”,文中還有“是皆子云之徒學(xué)其道而得其傳者”。

  范鎮(zhèn)在文中記載,益州提點刑獄度支(官名)高君“既葺子云之居,镵其書又畫其像以及其徒”。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高君在修葺揚子云讀書時的居所的同時,還雕刻了揚子云讀書畫像及其弟子的畫像。

  在范鎮(zhèn)的這段文字中,還有“其在今慶歷”的字樣。慶歷是宋仁宗趙禎的年號(1041年11月至1048年),根據(jù)文中“宋興八十九年”推算,時間是1048年,而揚子云是在王莽新朝天鳳五年(18年)去世,與“揚子云去世千歲有余”吻合。

  因此可以推算出,高君雕刻揚子云畫像的時間,應(yīng)該是在1048年。

西山子云亭(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王勇 攝)

  子云亭:歷經(jīng)風(fēng)雨得以重建

  綿陽西山子云亭舊亭是何時修建,地方志書中同樣沒有記載。

  揚雄在四十多歲時離家赴京,滯留涪縣讀書,留下讀書臺和洗墨池遺跡。漢元延三年(公元前10年),揚雄抵達(dá)京都長安。為了紀(jì)念這段歷史,后人修建子云亭。

  清同治版《直隸綿州志》記載,“州治有兩處子云亭,一在西山觀,一在鐘陽鎮(zhèn)”,但地方志書中,均沒有提及子云亭最初的修建時間。民國版《綿陽縣志》中,有“前清里人建亭其上,后圯”。按此記載,子云亭或為清代所建。還是北宋范鎮(zhèn)撰寫《載酒亭畫像記》一文,為綿陽西山子云亭的修建時間,留下了可信的線索。

  前面已經(jīng)寫到,益州提點刑獄度支高君“既葺子云之居,镵其書又畫其像以及其徒”。文中的“葺”,工具書的解釋是,原指用茅草覆蓋房子,后泛指修理房屋。按此理解,高君“葺子云之居”時,子云亭就已經(jīng)存在,只不過亭子已經(jīng)破敗了,他把亭子修整了一番。因此,子云亭的修建應(yīng)該是在為揚子云“畫其像及其徒”之前,但具體時間還有待考證。

  民國版《綿陽縣志》記載,民國六年(1917年),“邑紳曾西屏、史邦彥更廓而新之。崔映棠有記,亭下有碑,前刻揚雄傳”,這是有關(guān)子云亭整修的最精確的一次記載。那次整修的子云亭,是木結(jié)構(gòu)的長方形亭臺。此后,子云亭歷經(jīng)興廢。到20世紀(jì)70年代,在原址重建磚混結(jié)構(gòu)的仿古六角亭,一直保存至今。

  1987年,綿陽市人民政府在鳳凰山的鳳頭上新建子云亭,占地10余畝,建筑面積1400多平方米,高23米,共3層,集樓、臺、亭、閣于一體,舊子云亭則改稱“揚雄讀書臺”。(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張登軍)

     編輯:郭成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