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腹錦雞
綠尾虹雉
藍大翅鴝
鳥類,是人類的朋友,也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綿陽“愛鳥達人”王昌大,或許是“朋友”一詞的最好寫照。88歲高齡,600度的老花鏡,外加1塊放大鏡,4月1日,在自家10平方米的“工作室”里,王昌大不停忙碌著,而他與鳥的不解之緣,要追溯到24年前……
□記者 謝斌 張瀚巍 文/圖
王昌大是一名退休教師,2000年,他組織過一次攀登雪寶頂?shù)目疾旎顒樱诤0?000多米的山上,他第一次感受到鳥類的美。“金色的、紫色的、藍色的,我覺得太奇妙了,用相機把這些鳥類拍了下來。回來后,我想認識它們,可找了很多人,都認不出具體種類。”
那時的鳥類書籍都是繪本,靠這些圖畫,不僅很難將相機里的鳥與它的名字對上號,也很難從中看到真實的生命之美。從那時起,作為攝影愛好者的王昌大,把鏡頭的焦點從風景轉(zhuǎn)向了鳥類。一轉(zhuǎn)眼,就堅持了20多年。
綿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很特殊,海拔最低300多米、最高5400多米,這種富有層次的變化孕育了豐富的自然資源。亞熱帶森林、溫帶闊葉林、溫帶針闊混交林、寒溫帶針葉林、高山草甸、積雪冰原……不同的森林,有不同的鳥類。從拍鳥開始,王昌大每年至少有一半時間都在野外,至今已記錄下1003種鳥類,其中,綿陽就有538種。
2004年7月,王昌大拍到了“林沙錐”的照片,也是世界范圍內(nèi)第一張“林沙錐”活體照片。林沙錐是一種典型的夜行性鳥類,也是世界性的瀕危鳥類,王昌大在雪寶頂自然保護區(qū)考察時,幸運地拍下了它。“林沙錐的繁殖地一直都是個謎,我們拍到了鳥以及它正在孵化的蛋,發(fā)現(xiàn)它的繁殖地就在綿陽雪寶頂自然保護區(qū)的大馬場3500米至4500米一帶的草灘上。”王昌大說。
王昌大拍下的鳥類、獸類照片有數(shù)十萬張,存檔都收錄于他的電腦里,每個硬盤都有幾個T的容量。他分門別類建了很多個文件夾,用時不到半分鐘,就可以找出他拍過的任何一只鳥的照片。
王昌大的照片常見于國內(nèi)各種鳥獸雜志書籍中,僅他自己編寫出版的書籍就有四本。他日復一日忙著拍鳥,出版的書大多以贈送的形式捐給了中小學,他想讓更多人認識、了解鳥類。
聊起堅持20余年拍鳥的目的,這位88歲的老人說了這樣一段話:“要愛鳥護鳥、保護野生動物,先得認識它們、了解它們,知道它們哪里可愛,為什么要愛。”
“我想在我離開世界之前,把我懂的東西、知道的東西,盡可能地告訴大家,讓大家都知道。看到綿陽現(xiàn)在有這么多人認識這些鳥,我非常高興。”
王昌大主編的新書《綠野精靈》,是一本描繪綿陽境內(nèi)鳥、獸等自然資源的書籍,目前到了最后的校對階段,書的封面是他拍的雪寶頂。老人用畢生精力見證著、講述著綿陽的生物多樣性,喚起越來越多人對鳥類的愛,這也是他對家鄉(xiāng)最真摯的熱愛。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