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前
改造后 涪城區(qū)豐谷鎮(zhèn)新建水庫除險加固后面貌煥然一新
綿陽新聞網訊 小型水庫是常見的水資源調劑工具,能夠起到攔蓄洪水的作用。如何避免水庫“久病成險”,確保安全度汛?近日,記者從市委目標績效辦獲悉,作為2023年市級民生實事項目之一的30座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項目現已全部完工,病險問題已基本消除。
“這個大壩建于1973年,取名為新建水庫。這幾年,水庫漏水,周邊雜草叢生,一下雨全是泥濘。”說起村里這座病險水庫,涪城區(qū)豐谷鎮(zhèn)和平村村民無奈地表示,過去,天干時擔心沒水灌田,一下雨又提心吊膽,害怕水庫垮壩。
據悉,新建水庫由大壩(主、副壩)、溢洪道、放水設施與附屬設施等組成,總庫容16.12萬立方米,有效灌面達400余畝,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等綜合效益的?。ǘ┬退畮?。
近年來,水庫存在副壩防水設施破損、溢洪道缺失交通橋、壩坡有白蟻取食等問題,為新建水庫“治病”迫在眉睫。
2022年8月起,涪城區(qū)水利部門“對癥下藥”,開展了延長主壩壩坡、白蟻防治、新建網格護坡與排水溝、新建交通橋、防汛道路硬化等措施。
如今,抬眼望去,整潔的大壩、平整的壩頂、寬敞的溢洪道、綠草茵茵的護坡綠地,新建水庫面貌煥然一新。“現在水庫整好了,我們既不用擔心下大雨了,也不再為農田用水發(fā)愁。”和平村村干部楊興偉樂呵呵地說。
穩(wěn)堤固壩才能守護安瀾。病險水庫如何“康復上崗”,成為群眾的安全水源、致富水源?2023年初,市委、市政府將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項目列入市級民生實事項目,重點實施推進,筑牢安全防線。
全市水利部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汛前檢查問題清單為抓手,對所有水庫嚴格落實項目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jiān)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四項制度,加快推進項目建設。
據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30座小型水庫的防洪減災能力和工程效益顯著增強,恢復年供水能力157.57萬立方米,恢復灌面1.05萬畝,保護水庫下游人口4.03萬及交通、農業(yè)等重要基礎設施,為保障糧食安全、生態(tài)環(huán)境修復等起著重要作用。
市委目標績效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我市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將各項民生實事項目落實落細。將進一步督促各地強化責任、完善舉措、狠抓落實,對照年度既定目標,緊盯時間節(jié)點,加快民生實事項目建設進度,讓每一件民生實事都做到為民所需、為民所呼、為民所用。(綿報融媒記者 曾晨 文/圖)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