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成蘭鐵路指揮部貼窗花
2月10日,臘月二十九,春寒料峭。記者走進安州區(qū)龍門山脈腹地,山谷靜謐,只有位于高川鄉(xiāng)的成蘭鐵路躍龍門隧道工地依然忙碌。2021年春節(jié),中鐵十九局集團成蘭鐵路項目部有200余名工人就地過年,力爭做到疫情防控與安全生產(chǎn)“兩手抓兩不誤”。
在躍龍門隧道1號斜井內(nèi),進進出出的工程車、大功率風(fēng)機的轟隆聲、隧道內(nèi)排水管道的潺潺水聲……再加上平均埋深1000余米,30余攝氏度的地面溫度讓隧道內(nèi)“熱火朝天”。
雖是臘月二十九,隧道內(nèi)的工友們依然堅持站好最后一班崗。工人張義工正一手握著瓦斯測量儀,一手舉著瓦斯測量仗對著隧道壁體勘測瓦斯?jié)舛?。在他不遠處,云南籍90后工人竇自明正忙著整理機器旁的線纜,將它們整整齊齊繞成一圈。他僅穿著一件短袖工裝,但依然可見手臂上滲出汗來……
幾名本地民工拿著工鏟,正在隧道的另一端清理路面上的砂石。“道路清理和整修工作,最好就搶在其他工種要放假的空檔,這個時候隧道內(nèi)的工程車要少得多。”成蘭鐵路職工羅文介紹。
成蘭鐵路躍龍門隧道,全長19981米,因跨越龍門山斷裂帶,地質(zhì)結(jié)構(gòu)極為不穩(wěn)定,被業(yè)內(nèi)人士戲稱為在“爛豆腐”上修鐵路。“活動性斷裂帶、滑坡、崩塌、泥石流、危巖落石、高地應(yīng)力、瓦斯、硫化氫……”躍龍門隧道,自2010年進場施工以來,一修就是十年,施工人員克服了重重困難。
隧道內(nèi)忙著“收工”過年,中鐵十九局成蘭鐵路指揮部依然忙得不亦樂乎。工友們聚在一起貼窗花、貼春聯(lián)、掛燈籠、貼福字,大家喜氣洋洋,沒有因為疫情防控的原因未能踏上歸鄉(xiāng)之旅而悶悶不樂。
廚房里,包餃子、焯肘子、做豬頭膏、酸菜燉血腸,大家分工合作、有說有笑,如同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做團年飯。中鐵十九局集團成蘭鐵路項目部指揮長王海亮帶著幾名年輕小伙,抱著大塊的豬肉依次送到各個工段食堂,并貼心地問:“有多少人吃飯啊?準備多少個過年菜?大伙兒一定要把伙食辦得豐盛又可口,讓工友們過個熱鬧年”。
忙完指揮部的過年籌備工作,王海亮給兒子打了一個視頻電話。電話那頭,11歲的兒子說:“爸爸,我現(xiàn)在會做煎餅炒雞蛋了,等您回來做給您吃。”王海亮故作輕松地說:“既然要請我吃飯,可得多學(xué)兩個菜哈。”掛斷電話,這個1米8左右的東北漢子眼眶微微泛紅。
在成蘭鐵路項目部工作了8個年頭,孩子在黑龍江老家由家中老人照顧,王海亮和妻子都一心撲在躍龍門隧道工程上,已經(jīng)有4個春節(jié)未能回家陪孩子老人了。
“不躍龍門誓不還,內(nèi)心覺得虧欠了兒子,我們將稍作休整,正月初三就復(fù)工,力爭早日完成‘躍龍門’任務(wù)。”王海亮說。(張敏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安崢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