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遺屬胥桂芳:
“我想幫兒子多看看這個美好的世界”
綿陽新聞網訊(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鄭金容)9月30日下午,在經開區(qū)青年科技人才公寓胥桂芳的家里,談到兒子何平,她難過中又帶點自豪。“兒子真的很乖,很懂事,在部隊也很優(yōu)秀。”
何平從小就向往軍營生活,2002年16歲時參軍去了云南。部隊期間,何平刻苦認真訓練,結合本職工作,研讀了大量無限通信專業(yè)書籍,成為部隊里一專多能的訓練尖兵,還因完成任務突出多次受到嘉獎。2006年7月,在一次演習活動中,因炸藥發(fā)生爆炸,何平不幸光榮犧牲,被評為烈士,追記“三等功”。
“這張是他在部隊里訓練的照片,拿著槍,特別有精神;這張是他在家里照的,那時冬天很冷,他還穿著毛衣……”胥桂芳告訴記者,前幾年,一想到兒子都忍不住哭,甚至一看照片就哭,索性把照片封存了。
兒子犧牲后,胥桂芳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接受。幾年后,她與丈夫離婚,一個人生活。獨居的日子里更想兒子何平了,“如果他還在,肯定結婚有娃了,現(xiàn)在應該在幫他帶娃娃了。”胥桂芳無奈地說道。
時間是治愈傷痛的良藥,15年來,胥桂芳慢慢地學著將兒子放在心里,去開啟新的生活。“現(xiàn)在政策好了,國家來給我養(yǎng)老,讓我沒有生活的憂慮,社區(qū)、退役軍人事務局等各級領導組織逢年過節(jié)都會來看望我,讓我感受到了關心和溫暖。”胥桂芳說,她現(xiàn)在每天堅持鍛煉身體,把身體鍛煉好了,才有機會幫兒子多看看這個越來越美好的世界。
烈士遺屬郭會瓊:
“他永遠翱翔在我的天空”
綿陽新聞網訊(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鄭金容)9月30日,位于南山公園的綿陽烈士紀念館重新開館,一架直升機模型安靜地擺放在陳列柜里,一旁是烈士肖輝全的照片,而這架直升機就是烈士肖輝全生前所駕駛的飛機機型。2016年10月12日,肖輝全在執(zhí)行高原常態(tài)化戰(zhàn)備執(zhí)勤訓練任務中,因直升機失事不幸遇難,光榮犧牲,年輕的生命定格在了29歲。
肖輝全,1986年11月生,2004年9月入伍,200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生前系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航空兵第二直升機旅機務二大隊四中隊一隊隊長,曾累計飛行900多小時,先后參加了“5·12”抗震救災、蘆山抗震救災、西藏常態(tài)化戰(zhàn)備執(zhí)勤等重大任務,表現(xiàn)十分優(yōu)異。
在母親郭會瓊眼中,兒子是她的驕傲。“他很喜歡當兵,認為男娃一定要當兵,為了考上軍校,高中的時候讀書認真,娃兒也很懂事,他從來不給我們說有多辛苦、多危險,每次回家都很乖,還幫著我們干活兒。我覺得,他永遠翱翔在我的天空。”
姐姐肖鳳英告訴記者,弟弟犧牲后,父母兩人于2017年7月1日開始享受烈士遺屬定期撫恤,現(xiàn)每人每月領取補助金2659元,生活得到了保障。為了照顧二老,她把父母接到了身邊照顧,希望時間能慢慢抵消這份悲痛。“4年過去了,每年的10月12日弟弟出事的那天,我們全家都會去綿陽烈士陵園祭奠他,弟弟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他把青春和熱血獻給了黨和自己熱愛的國防事業(yè),作為家人,我們?yōu)樗院馈?rdquo;
烈士遺屬于華春:
“‘為國盡忠’是父親給我最寶貴的禮物”
綿陽新聞網訊(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鄭金容)在于華春的家里,有一塊1952年三臺縣人民政府送來的“為國盡忠”的牌匾,一晃70年了,牌匾上黑色的外漆有所脫落,鑲金的字體滿是歲月的痕跡,但她視若珍寶,不管搬幾次家,都把牌匾?guī)е?。她說這塊牌匾是父親留給她唯一的也是最寶貴的禮物。
抗美援朝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三臺縣作為人口大縣、兵源大縣,上萬人積極響應報名參加入伍保家衛(wèi)國。無數愛國青年唱著“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去往千里之外的朝鮮,于東海就是其中一員。1952年1月,于東海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壯烈犧牲,經批準為烈士。
“父親去世的時候,我只有兩歲,對他幾乎沒有任何的印象。”于華春告訴記者,爺爺奶奶把她過繼給了二爸,“我一直以為我是二爸的女兒,直到五六歲后,村里有人說家里牌匾上寫的人是我的親生父親,我才了解到爸爸是犧牲在朝鮮戰(zhàn)場上的軍人。”
“你爸爸很聰明,從小就喜歡軍人,想保家衛(wèi)國……”從小到大,于華春只能從親朋鄰里的嘴里了解父親的故事,感受父親英勇奮戰(zhàn)、為國犧牲的無畏精神。長大后,她想多了解父親,曾經通過多方途徑,去尋找父親相關的照片和資料,但都沒有找到,唯一欣慰的是這張“為國盡忠”的牌匾。
如今,“為國盡忠”的牌子擺放在于華春的家中,沒事的時候她會拿著帕子小心擦拭,因為她懂得,那是父親一生的榮耀,也是留給她最珍貴的精神財富,“我會將這個牌匾一代一代傳承下去”。于華春堅定地說。
烈士遺屬王其芝:
“我以軍人父親為榮”
綿陽新聞網訊(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鄭金容)“父親雖然在我小時候就犧牲了,但他的精神卻激勵著我,我以他為榮!”9月30日上午,解放戰(zhàn)爭烈士王德安的女兒王其芝拿出了烈士證明書,她說那是父親一生最榮光的注解。
王德安,1911年6月出生于山東,生前屬華野九縱擔架連戰(zhàn)士,1947年6月在即墨北馬關犧牲,2014年11月被民政部評定為烈士。“我父親是獨生子,我奶奶不舍得他去當兵,他就偷偷報名參軍。”父親犧牲后,沒過幾年,母親也去世了。雙親相繼離世,讓王其芝經歷了很多坎坷,嘗盡了人生的酸苦,但她一直以父親為標桿,無論遇到多大挫折都一步步挺了過來。
“村上的干部們說我爸爸是英雄,是為了大家才犧牲的,所以很照顧我家,家里有需要幫助的地方,都會主動幫助。”雖然生活給了王其芝太多磨難,但鄰居鄉(xiāng)親卻給了這位烈士的女兒最溫暖的善意,讓她以英雄父親為傲。
受父親影響,王其芝對軍人有著一種偏愛,她告訴記者:“我這輩子最喜歡軍人,我父親是軍人,我丈夫也是軍人,他們身上有著軍人堅定、無私的品質,因為有軍人,才有我們現(xiàn)在安定幸福的生活。”如今,王其芝除了享受每月500多元的烈士子女生活補助,還和老伴領取每月4000元左右的退休工資,晚年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我現(xiàn)在身體很差,幾乎沒法走路,日常起居全是老伴在照顧,他沒有一句怨言,無微不至地照顧我,作為軍屬、軍嫂,我是幸福的。”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