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見證人:王加奇家庭杜成宇家庭(平武縣古城鎮(zhèn)陽南村村民)
“你看,水龍頭一打開就是干凈清甜的自來水,現(xiàn)在再也不用為了吃水發(fā)愁了。”8月12日,平武縣古城鎮(zhèn)陽南村村民王加奇老人正和老伴雍福珍在院壩里打掃衛(wèi)生,當記者問及易地搬遷的感受時,他高興地告訴記者:“做夢都沒想到,到我這個年齡還能住上這么好的新房,全靠黨的好政策!”
今年70歲的王加奇老人和67歲的老伴雍福珍育有三子,都在外地工作,大部分時間都是二老在家相伴生活。雖然家中只有他們二人,但居住在同一個院落的鄰居們卻絲毫沒讓他們感到孤單。
“自從搬到這里以后,生活變得更熱鬧了,生活質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王加奇向記者介紹,他們老家的房屋在大山頂上,通村道路時常會發(fā)生垮塌,出行十分不便。加之山頂沒有水源,飲水問題也一直困擾著他們一家。
隨著脫貧攻堅政策的實施落地,王加奇一家被政府列為易地搬遷戶,在距離他們原來房屋幾公里遠的村落給他們擇址重建房屋。然而,房屋修建容易,要說服老人搬遷卻困難重重。王加奇老兩口雖然明白原住地不適宜居住,但奈何故土難離,說什么也不愿意搬遷。最終還是在當?shù)攸h委政府以及幫扶單位工作人員的勸說下,才答應易地搬遷,下山來居住。
新房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洋氣的轉角樓梯、寬敞的客廳以及明亮的窗戶。“兒子告訴我們新房條件好,我們沒想到有這么好!真的感謝黨的好政策!”回憶剛搬進新房時的場景,雍福珍依然十分激動。
同樣感受到住房變化幸福感的還有陽南村杜成宇一家。
杜成宇一家原本居住在半山腰,距山下有兩公里左右,身患疾病的他需要經(jīng)常前往醫(yī)院看病,出行十分困難。2018年2月,杜成宇一家通過易地搬遷,搬到緊鄰G247國道旁的新房,解決了看病遠、看病難的問題。
“你看這新房條件,比以前的老房子好太多了。”杜成宇告訴記者,因為疾病原因,他已無法從事過重的體力勞動,但媳婦兒、兒子二人都在外務工,加之他閑時在家飼養(yǎng)生豬和雞,家里的日子也是越過越紅火。“你問我現(xiàn)在還缺啥?那就是等兒子早點帶個兒媳婦兒回家了!”仰坐在沙發(fā)上的杜成宇,對記者笑著說。
事實上,王加奇、杜成宇兩家人易地搬遷的故事僅僅是平武縣加快農村危房改造、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平武縣把扶貧安居項目作為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的著力點和突破口,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突出重點,抓好易地扶貧搬遷、危舊房改造等工作,確保農村群眾“搬得出、建得起、住得好、能致富”。
“我們統(tǒng)籌財力物力優(yōu)先解決貧困群眾住房、教育、醫(yī)療、飲水等問題,形成常態(tài)化工作機制,確保‘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動態(tài)清零。”平武縣相關負責人介紹,脫貧攻堅以來,平武縣落實易地扶貧搬遷資金4152.84萬元,完成搬遷712人并配套建設基礎設施。實施C/D級危房改造539戶、破舊房修繕改造645戶,實施地災搬遷337戶,“四改兩建”2.7萬戶,全縣群眾居住環(huán)境顯著改善。
數(shù)據(jù)點擊
資料顯示,1985年,全市住宅固定投資為7929萬元。2020年,全市城鎮(zhèn)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中住房支出達到4137元,全市農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中住房支出達到2954元。
數(shù)據(jù)解讀
近年來,我市出臺各項措施,加大住房保障。7月27日,我市政策性住房上市交易線上審核系統(tǒng)正式投入運營,為方便市民辦理政策性住房上市交易審核,市住建委對已有房改檔案進行了掃描,實行數(shù)字化管理,建立起了一套政策性住房上市交易線上審核系統(tǒng)。整個流程方便快捷,足不出戶即可完成業(yè)務辦理。此外,2021年,全市計劃實施棚改項目33個,改造住房2826套。項目完成后,將進一步增強群眾幸福感。(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任露瀟)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