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消息,全民關注。全市人民對新冠病毒疫苗接種表現出了高度理解和支持。全民筑牢疫情防控“免疫墻”,各項工作扎實又細致地推進,落實在市民生活的點點滴滴中。
□吳壽貴 江花瓊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楊佳
一老、一小“免疫墻”不斷延伸
“今天打上了。”8月1日15:00,74歲的退休教師鄧家中在綿陽四〇四醫(yī)院大西門院區(qū)完成了新冠病毒疫苗第一針劑接種。
鄧家中大叔家住涪城區(qū)飲馬大橋一帶,這些天來,他隨時將身份證帶在身上,持續(xù)關注這里的接種情況。
近幾天,每到早上8點左右,綿陽四〇四醫(yī)院大西門院區(qū)樓外就排起了長長隊伍,鄧大叔看下午接種人員較少,就來這里,快速完成了接種。
而綿陽城的另一端,綿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游仙區(qū)分院同樣是大排長龍的景象。16時許,記者看到,這里依然排了上百米左右的隊伍。人群中大多數還是青少年。
黃艷茹的女兒是游仙區(qū)慈濟試驗學校的學生,才過了12歲生日不久。黃女士在一家酒店從事客房打掃工作,7月29日班群通知12—17歲青少年可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她特意請了一天假,“主要是趁著暑假有時間,趕緊把疫苗打了,以免開校后耽擱學業(yè)。”
父母暫停工作陪同孩子打疫苗,娃娃怕打針周圍一片安慰聲,不方便行動的老人推著助行器專程趕來,天氣再熱也戴著口罩耐心排隊……記者尋訪多個點位,看到的是百姓的通情達理,一聲號令,立即響應。
一老、一小的積極參與,更是讓綿陽“免疫墻”兩端不斷延伸。
醫(yī)護、志愿者工作推進快速有序
涪城區(qū)萬達廣場,從2號入口到一樓大廳,長長的隔離板將這里圍成了一個大規(guī)模的疫苗臨時接種點。這里每天要完成1200人次左右的接種工作。
“請佩戴好口罩有序入場,大人照顧好身邊的小孩……”在排隊區(qū),一名姓鄒的志愿者正在維護秩序。他告訴記者,他來自高新區(qū)石橋鋪,像他這樣的志愿者現場還有數名,負責維持秩序,為市民朋友答疑解惑。
該點位接種工作由涪城區(qū)朝陽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負責。中心主任張彬介紹,他們從7月10日起就在此點位開展接種工作,20名職工連續(xù)20多天堅守,每天10:00正式接種一直忙到20:00。為了工作科學快速推進,他們將大廳分成排隊區(qū)、過號區(qū)、接種區(qū)、留觀區(qū)若干,確保人員疏松有致,進出路徑不重復。同時為了讓百姓少曬太陽、少跑冤枉路,他們會一早發(fā)放號卡,憑號卡入場。
“朝陽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人員較少,除了常規(guī)工作,近段時間還要進行上門核酸檢測、疫苗接種等工作,全員都處在連續(xù)高強度的戰(zhàn)斗中。”張彬表示,他們定會全力以赴完成任務。
而在四〇四醫(yī)院大西門院區(qū),這兩天高峰期接種人數也達到了上千人,為了讓市民朋友盡快接種,這里針對12—17歲接種人群專門開辟了新的接種點。
“未成年人接種時,需要接種對象和監(jiān)護人雙份信息錄入,所花時間更長。”院區(qū)負責人李斌介紹,為此,醫(yī)院在門診中心接種點的基礎上又緊急開辟了體檢中心作為新的接種點,實現人員分流,讓市民少點等待,多點安心。
綿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游仙區(qū)分院為了方便接種人群少點酷暑折磨,將接種時間特別延長,從7:30到21:30,讓市民可以避開日頭,清涼接種。
速度、溫度全市已累計接種疫苗560.88萬劑次
綿陽市衛(wèi)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按照疫苗接種計劃,完善疫苗接種臺賬和“四張清單”,提供“常規(guī)接種點+臨時接種點+巡回機動接種”等靈活便捷接種服務。
截至7月31日,全市累計接種疫苗560.88萬劑次,其中接種第1劑315萬人(含腺病毒疫苗16557劑次)、接種第2劑238.24萬人、接種第3劑7.64萬人。
目前,全市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還在繼續(xù),青少年群體更是接種“主力軍”。綿陽市疾控中心免疫規(guī)劃所副所長張馴表示,我市12-17歲人群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均是國家批準、依法上市的疫苗,都是經過認定安全有效的。同時提醒,接種全過程要在監(jiān)護人陪同下進行。
對于這個城市的所有人來說,這個炎熱的“三伏”天,這一切都來得那么迅猛而熱烈——全城大規(guī)模核酸檢測、酷暑下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短短時間內,能集結起如此強大的抗疫力量,是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是一年多來疫情考驗凝結的經驗與信心,也是全市人民上下“千條線”擰成“一股繩”的決心。綿陽,新冠病毒疫苗接種,還在加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