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三維立體手術建模避開重要的血管、神經,醫(yī)生戴上智能醫(yī)療眼鏡“看透”患者血管、神經走向,在細如發(fā)絲薄如蟬翼的血管壁上“繡花”。近日,綿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甲狀腺頭頸頜面外科在毫米管徑的血管上演了一場高科技“大片”……
↑優(yōu)質服務暖人心
毫米量級的“戰(zhàn)場”內
需要上演一場“大片”級手術
50歲的周先生因牙齦晚期鱗狀細胞癌,慕名來到市三醫(yī)院甲狀腺頭頸頜面外科求助。
經查,周先生的腫瘤已達6cm×5cm,并且病灶已廣泛轉移,侵犯到了下頜骨、口舌、頸部淋巴,而這些部位留給醫(yī)生的手術空間非常狹小,且神經密布,血管叢生,要在這里進行腫瘤病灶的清掃,稍微不慎即會造成連接患者顱內的
頸內動脈破裂大出血,分分鐘就會要了患者的命,但腫瘤稍有殘留又容易導致腫瘤復發(fā)及全身轉移。
如何做到既徹底清掃病灶,又有效保護好重要神經、血管不受損傷?市三醫(yī)院甲狀腺頭頸頜面外科主任盛健峰帶領團隊,對周先生的病情反復討論,最終決定在三維可視化技術合并MR混合現實技術下,為其進行腫瘤切除及皮瓣修復術。
↑戴著智能醫(yī)療眼鏡做手術
“大片”級手術
血管、神經在體表清晰“可見”
這個手術方案意味著什么?即盛健峰團隊需要為周先生的原發(fā)病灶及淋巴轉移情況進行CT三維可視化建模,幫助其在手術中有效避開患者重要血管及神經,有效切除腫瘤掃清轉移病灶。再從患者大腿上移植一塊帶蒂血管皮瓣,精細微血管吻合修復周先生口腔內的術后空洞缺損。該手術的精細程度、難度,放眼整個四川,目前僅有較少大型三甲醫(yī)療機構能做到。
術前,盛健峰及團隊對周先生的原發(fā)病灶及淋巴轉移情況進行三維可視化重建。盛健峰及團隊可以借此全方位直接“觀看”患者真實人體結構的解剖細節(jié),并可通過手勢和語音操作,對器官和病變進行立體幾何分析,并展開虛擬解剖作業(yè)、模擬手術切除、手術方案設計和手術風險評估。
術中,在對腫瘤病灶切除、清理術中,憑借前期三維可視化模型,盛健峰與手術團隊精準定位腫瘤及擴散病灶,并將它們一顆不漏徹底剿除,同時完美保護了周先生的重要血管與神經。手術時間縮短了一半,出血量僅50毫升。
細如發(fā)絲的手術直徑
在薄如蟬翼的動脈血管上“繡花”
第三步的取皮瓣過程非常關鍵,需要手術團隊取得帶血管穿支的皮瓣,取少了皮瓣無法修復缺損,甚至有感染、壞死的可能,取多了肢體血供不足會導致功能障礙甚至肢體壞死。盛健峰戴上了錄入周先生3.0T螺旋CT薄層掃描數據的醫(yī)療智能眼鏡,通過MR混合現實技術,透過該眼鏡,周先生即將取瓣的側肢區(qū)域內,血管與神經在皮膚上肉眼“可見”。盛健峰在肢體上精準標記了血管走形,設計出取瓣的區(qū)域、大小、類型以及血管蒂長度,并精準完美地完成了取瓣。
皮瓣的血管吻合環(huán)節(jié),選擇將取得的帶蒂血管皮瓣和頸部甲狀腺上動脈及面靜脈吻合,來完成對口腔缺損的覆蓋。在1毫米的手術直徑范圍內,對薄如蟬翼的動脈壁進行的微血管吻合,其難度無異于在幾毫米直徑的血管上“繡花”,然而盛健峰手法穩(wěn)準狠,完美完成了它。
↑智能醫(yī)療眼鏡下的“透視”效果
數百天勤修苦練
練就“最靜的心最穩(wěn)的手”
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外科手術醫(yī)生一雙手術之手的練就,至少得經過1-2年認真訓練、鍛煉,才能在大腦建立牢固的條件反射,形成動作定型。”盛健峰說,游刃有余的精良技藝練就“最靜的心最穩(wěn)的手”。
正是心懷這種全心全意為患者保駕護航的虔誠,市三醫(yī)院甲狀腺頭頸頜面外科立科僅3年,卻不斷突破創(chuàng)新,飛速成長,獲得了如今非凡的“江湖地位”。2019年5月28日,科室成功開展了四川省地級市首例鎖骨上皮瓣修復術,2019年6月2日成功開展四川省內地級市首例經口腔鏡甲狀腺手術,2019年7月19日順利完成四川省內首例DIEP胸壁腫瘤修復術,還有在全省第三家開展經腋腔鏡甲狀腺手術,在全省地級市開展游離皮瓣微血管吻合術例數最多,成功率達97%,在全省第二家開展正頜外科及顳頜關節(jié)盤手術。近年來,獲得國家級榮譽3人次,省市級榮譽10余次,省級先進個人稱號2人次,國家級學術任職4人次,省級學術任職20余人次,市級任職3人次,發(fā)表SCI文章12篇,中文核心期刊20余篇,新型實用專利6項,主持省市級科研課題6項,參與編寫專著3部……作為綿陽地區(qū)唯一的口腔頜面外科重點???,市三醫(yī)院甲狀腺頭頸頜面外科真正做到了“頭”石問路,“頸”跟時代,“頜”而為醫(yī),“面”向未來,服務一方,守護一方。
(張瀚文 劉曉東 文/圖)